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肌与肉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是健身的最高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www.wangbawang.com/m/

现在已经来到了秋天的倒数第二个节气,接连而来的寒潮,让南国厦门也似乎有了一丝冬天的模样。传统养生认为冬天主闭藏,《黄帝内经》在四季调神大论中说: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提到冬天、闭藏,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养膘”“长胖”等等,甚至不少人意志非常坚强,哪怕是寒冬腊月,依然坚持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深怕因为多吃、多睡而多长出一点点肉来。我还是那句话,不要盲目地健身,特别是在冬天。

在分享“健康”两个字时,我曾顺带提到如今的“健身”应该叫“健体”,效果是让我们“动作不衰”,却增加了猝死的风险。近年来,我们频繁地看到健身房关门跑路,对于办了会员卡的朋友来说,自然是一种损失,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然,我并不是让大家不去追回会员费。

提到“健身”,很多人想到的是长满一身肌肉、浑身上下充满线条感。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健身教练可能会告诉你要练到酸痛、让肌肉“良性发炎”,还会给你开营养菜单,要求你每天必须摄入多少蛋白质。这样锻炼出来的“肌肉”真的是健康的“肌肉”吗?健康的“肌肉”应该是怎样的呢?

《黄帝内经》有这样一段话:“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既然说“肌肉若一”,就说明“肌”和“肉”非一。

中国的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不仅注重物质本身,更关心物质的运动状态。因为本质相同的物质,会因为运动速度、方向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结构。所以古人造出不同的字来描述处在不同状态下的同一物质。

同样是人,活体叫身,死了就叫尸。同样是花,初生曰蕾,未绽曰苞,盛开曰华,凋落曰谢。同样是碳元素,组成立体正面体的叫金刚石,组成正六边形平面结构的叫石墨,它们的构成元素是完全相同的,但因为结构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完全不一样。

“肌”“肉”二字,“肉”的意思更广泛,《新华字典》对其注释有四种,分别是: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物质;果肉;果实不脆,不酥;行动迟缓,性子慢。作为名词,它即可以指动物的肌肉组织,也可以泛指蔬菜、瓜果,甚至初生树木的皮下肥厚的纤维组织,例如笋肉。

在先秦时期,“肉”指的仅仅是禽兽的肉,人的肉则用的是“肌”。《说文》:“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汉书·魏相丙吉传》:“介子推割肌以存君。”讲的就是春秋时期介子推跟着晋公子重耳逃难,在没饭吃的时候,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

现在“肌”“肉”混用,都可用于人。“肉”的使用范围仍然更为广泛,几乎泛指人的所有软组织。在汉字里,“肉”也化身为“月”,成为一个偏旁,所有涉及到人体组织字,几乎都要用到它。同时,它还可以作为形容词和副词用,形容质地柔软、性情柔顺、行为懦弱等。现在人们经常用“肉”来表示汽车的动力不足,“这车真肉。”“肉”也成为了“刚硬”的反义词。

明白了“肉”的这层含义,就不难理解“肌”和“肉”的区别了。《新华字典》对“肌”的注释是:肌肉,人和动物体的组织之一,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具有收缩特性。简单地说,肌就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肌肉也是如此。很多人由于长期、过度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柔软的肉先是成为绷紧的肌,久而僵硬,进而出现纤维化、条索状,严重的还会压迫神经、牵引关节。这些人即便是在身体休息、睡觉的时候,肌肉也是僵硬紧绷的,难以放松,影响心理、情绪、精神,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

近年来,国人学着西方追求所谓的健美运动,不论男女,通过特殊的饮食和锻炼,甚至服用药物,练出一身疙瘩肉来,有形有棱,似乎很好看、很性感,这是都使原本柔软、温暖、生动活泼的肌肉,变成生冷坚硬的皮囊。这就是有肌无肉,是肌肉不一的一种表现,古人称为肌痹或者死肌,在中医看来,这会促进肌肉纤维化,加速死亡、衰老。

与此相反,那些过于安逸、缺乏锻炼的人会出现肌肉的松弛、无力甚至萎缩,尤其在一些瘫痪的病人身上更为常见,古人称之为肉痿,也就是有肉无肌,弛而不张,这是肌肉不一的另一种表现。

肌肉在放松的时候,经络通畅,气、意、神容易沟通,反应迅速,力由足起,气由脊发,指尖发梢,缠绵持久,旋转穿透,劲道极强,进可攻敌,驱疾治病,退可守身,化气避邪。而在肌肉紧张的时候,气血郁闭,容易激发短暂的暴力,但伤人也伤己,更谈不上用巧了。再回过头来看《黄帝内经》的“肌肉若一”,其实就是肌肉张弛有度,刚柔相济。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的这句话,当是对“肌肉”一个最好的注脚。

关于“肌肉”就和你分享到这里,希望通过研究“肌肉”,你能明白什么样的运动是有益于我们身体的,什么样的锻炼是加速我们衰老或增加猝死风险的。当然,我并不是让你不要运动,而是提醒你运动要适量,不能盲目地追求“肌肉”而忘记了运动、锻炼的目的是“健康”。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你把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也许你能帮到他,谢谢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