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奶牛生产瘫痪怎么办,教你学会预防办法,养 [复制链接]

1#

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因缺钙而知觉减退或丧失及四肢瘫痪,低血糖、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严重代谢性疾病。以全身肌肉无力,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3~6胎次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数在顺产后头三天之内(12-72小时),在产前、产中也有发生,头胎奶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此病病程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在发病后几小时甚至2天内死亡。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吧。

一、发病原因

1、低血钙:

奶牛产前、产中、产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机体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是引起血钙浓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妊娠后期的奶牛,由于胎儿骨骼吸收钙的能力增强和胎儿发育的消耗,体内贮存钙量不能补充产后钙的大量流失,同时妊娠末期胎儿、胎水、妊娠子宫挤压腹腔内的消化器官,从而消化功能减弱,胃肠蠕动减缓,导致从肠道吸收的钙量显著减少,血钙浓度降低,一般会造成奶牛产前、产中瘫痪的发生。

在生产过程中,奶牛能量消耗大,身体处于虚弱状态,可引起奶牛暂时性的脑部贫血、缺氧,此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以至激素分泌减少,不能维持体内血钙的平衡,从而促进瘫痪的发生。

围产前期的奶牛饲喂高钙日粮,血液中钙的浓度生高,刺激甲状腺的C细胞分泌降钙素增多,同时会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导致机体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因此产后大量的血钙进入初乳中,钙从小肠吸收和动用骨钙的速度低于奶牛体内钙流失的速度,血钙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导致血钙浓度急剧下降而发病。另外,生产前后从肠道吸收的钙量减少,也是引起血钙浓度降低的原因。

2、大脑缺氧

奶牛产后由于泌乳的需要,乳房迅速增大;胎儿、羊水排出后,腹压突然下降,大量血液流入腹腔的内脏器官而被动性充血,血管迅速充盈;为保证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生成乳汁的原料,在产后泌乳期,肝脏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强,贮血量就会增多。体内血量的重新分配,导致奶牛一过性大脑贫血和缺氧,导致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减少,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就是影响钙磷吸收以及骨的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减低,会导致低钙血症,奶牛表现出短暂的过度兴奋,随后转为抑制状态,知觉丧失,血钙浓度迅速下降导致四肢瘫痪。低血钙则是脑缺氧的并发症。

二、治疗方法

1、钙制剂疗法

静脉滴注钙制剂,是治疗生产瘫痪的基本疗法。常用20~25%葡萄糖酸钙溶液ml静脉输液,如果6小时症状不缓解,可重复输液,最多不能超过3次。第二次输液时,考虑到血糖浓度没有恢复,血磷浓度可能偏低,可同时加入40%葡萄糖溶液、45%磷酸钠溶液各ml。产后瘫痪典型的病牛在补钙后,表现出肌肉震颤,鼻镜出现水珠,打嗝,排粪,全身状况逐渐改善。

钙制剂疗法本应对生产瘫痪有明显的疗效,但有时临床上并不见好转,而乳房送风却有较好的效果。

2、乳房送风疗法

此方法即简便又有效,通过乳房送风器向乳房内注入空气,直至乳房及皮肤胀平为止。乳房内压力升高,流向乳房的血液减少,泌乳停止。乳房送风使乳房的血液重新进入血液循环,改善脑的血液循环,缓解了脑贫血。奶牛血压回升,血钙、血磷浓度升高,生产瘫痪症状逐渐好转。

3、乳房送乳疗法

乳房送乳疗法,即向乳房内注入健康牛新鲜的乳汁加青霉素来治疗,以注入后能自然流出为标准。机理与乳房送风相同,但效果比送风法更好,恢复快,不易复发,经过1~2d奶量便可恢复正常。

三、预防措施

1、产前2~10天,一次性注射维生素D万单位/Kg;或每天注射一次维生素D0毫克,适当运动,增加光照时间,促进顺利分娩,相应降低了生产瘫痪的发病率。

2、在干奶期,最迟从产前二周开始喂给奶牛低钙高磷饲料,以激活奶牛甲状旁腺的机能。是预防生产瘫痪的一种一种有效方法。同时降低饲料中蛋白质饲料的添加量。

3、产后不要立即挤奶及产后4天内不要将初乳挤净,以防止钙从初乳中大量排出而导致血钙骤然下降而导致瘫痪。奶牛产后应立即恢复高钙,以保证钙代谢的平衡。

4、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A,具有促进钙吸收,提高免疫力功能。在干乳期产前30d、10d各灌服鱼肝油,可有效促进胎衣顺利排出,预防生产瘫痪。

5、在干奶期,并从产前4周到产后1周,每天增喂镁30g,可以预防血钙下降时出现抽搐症状。

通过对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的详细分析,全面的阐述了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就是奶牛生产前后由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而知觉丧失、四肢瘫痪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避免此病发生,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做好以上五项预防措施,你就是真正的“牛”人。

如您有好的建议,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