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学过马路不看车的人是什么心理 [复制链接]

1#

人在过马路时,从来不左右观看,主要涉及三个心理学原理——即旁观者效应、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

影响人身安全的三大心理学效应

1.旁观者效应(bystandereffect)

又称责任分散效应,当群体共同完成一件任务时,就会削弱每个个体的责任感,而采取消极避世和退缩的态度。

而当自己单独完成一件任务时,责任感就会加强,并做出积极迅速的回应。

那些过马路不左右看的人,由于责任分散,开始推脱自己应当遵守交通规则的责任。

而把责任推给了马路上行驶的司机,认为司机不敢开车撞自己,否则会有大麻烦,所以他们肯定会减速为自己让路。

然而司机朋友由于行人突然横冲直撞而反应不过来,或没有减速下来,从而引起交通事故。

2.侥幸心理(flukemind)

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避免灾害或取得成功,成了许多悲惨、失败的罪魁祸首。

过马路不看车辆的人,由于之前某一次或几次不看车辆过马路时没事,或车辆让行,或看到别人横冲直撞安然无恙的经历,从而产生了侥幸心理。

自认为以前那样过马路没事,现在这样过马路依然会没事,因而采取了随心所欲过马路的行为。

3.从众心理(conformitybehavior)

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而采取保持一致的思想和行为。

当他们看到其他人不看车辆过马路的行为没事时,或其他人也闯红灯时,自己也下意识地跟着采取相同的方式。

如何克服过马路不左右看车辆的心理?

1.抢先一秒,就是全部

当我们削弱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责任,而推脱给司机朋友时,也就是把保障自己人身安全的责任同时交给了对方。

如果对方因为你突然的横冲直撞而没有反应过来,或来不及刹车时,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严重威胁到自己的人生安全。

轻则擦伤骨折,重则瘫痪死亡。

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活生生地推脱给别人,而由别人来控制我们的生死大权呢?

我们有父母,有伴侣,有儿女,有亲朋好友,将来要承担的责任,和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你所挥霍的今天,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明天。

生命脆弱,且行且珍惜。

抢先一秒,就是全部。

2.偶然事件不能代表所有事件

一次的偶然事件,不能代表今后所有的事。

就像一次偶然的成功,不能代表今后所有的事都会成功一样。

一次偶然的失败,不能代表今后所有的事都会失败。

一切事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之中,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以逸待劳。

更不能把偶然事件,当成日后的行动方针,这大大增加了我们受伤害的风险。

3.毛毛虫的启示

毛毛虫效应(CaterpillarEffect)

是指因为盲目跟从和思维惯性,而导致失败的现象。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许多的毛毛虫放在花盆上并收尾相连,并在周围撒了一圈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只见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拼命的绕圈,结果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相继死去。

毛毛虫的思维惯性导致它们习惯于做“跟随者”,而不去逃离“组织”去吃不远处的松叶,最终自取灭亡。

而人如果盲目的跟从,去做随大流(过马路横冲直撞)的行为,也许哪一天一个不小心“引火烧身”。

总结:

人不看车辆就横冲直撞过马路,主要涉及三个心理学原理:

旁观者效应;侥幸心理;从众心理。克服过马路不看车辆心理的三个方法:

抢先一秒,就是全部;偶然事件不能代表所有事件;毛毛虫的启示。参考资料:《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术语:旁观者效应、侥幸心理、从众心理、毛毛虫效应;

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