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中医58年来免费看病从不收钱,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83岁老中医无偿看病58年,为数十万人把过脉,药到病除却分文不取。他就是何秀奎,家住天津西青区中北镇西北斜村,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20多岁就开始为患者把脉治病。
望闻问切是中医最经典的手法,但是来这里的病人都感叹何老的医术精湛,光是把脉就能说出很多问题,病人直呼精准。还有病人说,来这里和和老聊聊天也非常开心,一袭白衣留着长长的花白的胡须,面颊红润笑容亲和。何秀奎老人看上去非常健康乐观,虽然已经年过80,但老人作息规律,一年四季都坚持晨练、打拳、抡刀、舞刀弄枪、耍肩练棍样样都会,不知道的还以为老人是习武之人。
老人说,心情开朗身体自然就会健康,身体健康就能为周围百姓多服务几年。何老家中堆满了各种一类书籍,上面写的都是中西集大成的精华。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一张台子,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个脉诊,和老就坐在这里给大家把脉治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慕名来家里求医问诊的病人从来都不间断,老人看病不紧不慢但却非常认真。老人习惯依照传统中医的模式,在一张小楷上写下患者的姓名、性别,然后就望闻问切,然后给病人开具药方。何老说以前自己开的大多是中草药,需要抓药煎服,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人们的事情多工作忙,没时间做这么繁琐的事,所以后来何老开的中成药多一些,这些方子在中药店就能买到,大大方便了大家的看病。
但何老看病却从来不收钱,何老说自己有吃有喝,看病是精神追求,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大家。有病人给他拿去礼品聊表心意,老人也坚决不收。老人比较执拗,他认为受理和收钱没有区别,但凡家中有病人毕竟生活也不轻松,肩上的负担都重,若是再找人家收费,岂不是给病人雪上加霜吗?朴实的话语充满了真情实意,让大家感动不已,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从早晨七点多到下午两点,何秀奎在位子上一坐就是六小时,这十多平米的屋内挤满了20号人,椅子不够坐小板凳也加上,有时候一天和老要看50多个病人,乡里乡亲都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老人的屋子里挂满了病人送来的锦旗,这些锦旗都是对老人的感谢以及对他医术的肯定。老人担心病人们乱花钱,还用纸贴满了墙,也是非常可爱。
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从未停下学习的步伐,老人指着一箱书说到,这些都是祖辈留下来的,自己也一直在写,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填满这个箱子,留给以后爱好中医的人。在给病人开处方时,他认真地用毛笔一笔一划的写下配方,还一句句叮嘱病人注意事项。
有人问何秀奎为什么从来不收费,何老打趣的说道,我手大,不能靠这个发财。当然我们都知道何老不收钱是因为仁义。何老年轻时做过木工,当过机械工,什么都干过。本来看病救人是副业,退休后就成了主业。何老从小立志学医救人,八岁时在祖父的指导下接触中医,直到今天还保留着近百年前祖父所抄写的古籍药方,非常有借鉴意义,对于这些药方早已是倒背如流。
何老不但免费看病,而且对于病人总是来者不拒,甚至在老伴瘫痪在床卧病不起时,何老一边照顾她一边给病人看病。不管是穷人富人都慕名而来请求医治,何老开的药方都是解药。他说几十块就能治好的病,为啥要花几百上千呢?多年来何老养成了一个习惯,他有本小册子叫名次簿,上面记载着白天看病的人,一些病情严重的尚未痊愈的病人。何秀奎把他们的名字、住址、病情都记录在册。老人说这样方便自己研究病情、脉象和症状,也能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58年来老人已经为50万人看过病,这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即使每个人只收取挂号费,这也是笔不小的数目了,但老人却从不收取一分一毛。老人说看病救人要对得起老百姓和自己的良心,大家幸福我就幸福,大家健康我就健康。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着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传播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对此,你怎么看?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