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在这个夜里,在我的心里静静地开了花 [复制链接]

1#

我家是个大家庭,说是大家庭其实是个家族更准确一点,祖籍山东省。

太爷爷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没出嫁就去世了。我爷爷是最小的儿子,在爸爸七岁那年也去世了,姑姑三岁。

奶奶没有在嫁,太奶奶晚年瘫痪在床几十年,都是奶奶和她妯娌照顾的。

大爷爷和大奶奶在解放前逃难去了另外一个地方生活,过年过节有往来串门走动。二爷爷在太爷爷给他说亲的时候离开家跟着姐夫也就是我的姑爷爷闯荡四方去了。三爷爷比三奶奶大几岁,他们夫妻感情很好。也许是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吧,他们没有孩子。

母亲在我小的时候过世,两个妹妹去了三奶奶家。奶奶来照顾爸爸和我们几个,没过几年奶奶过世了,弟弟也去了三奶奶家,大姐姐去了大奶奶那。

奶奶的一生很苦,出生在战乱时期。她父亲去世的早,在家时是长姐。她会很多东西,手很巧。有很多技能,为人处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最棒的是她会助产,也就是接生婆。那个医学不发达的年代,我们所有厂矿的人家生孩子都是找她的,没有一次失败的案例,分文不取。

奶奶很想把她会的东西交给我,我那时候想,就是因为她会这些才会这么累,我不想要这样活。所以执拗,奶奶常常会很生我的气,这真是很遗憾的事!

”我那时真是觉得自己很聪明”

先说说我大奶奶吧,自从过了九十六岁生日,她每次过生日都是说自己九十六岁,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人生不满百。

大爷爷在逃难的时候人就去了,大奶奶带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生活,独自把他们养大。

姐姐和大奶奶介绍的对象结了婚以后,我也来到了她的城市生活。大奶奶信仰基督教,很虔诚。每次我去了,就小心翼翼的从柜子上拿下圣经翻开她喜欢的那一页让我反复的念给她听,还会带上老花镜指着她不认识的字让我教她怎么念。

老式大襟衣服总是很整齐,雪白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喜欢用手绢包钱。她会颤颤巍巍的拿出卷着的手绢,仔细的打开,数出一张来笑着递给你让你买零嘴儿。你推回去,她就会再从另外一个兜里变戏法一样掏出一些糖什么的给你吃,然后她会望着你说:给你姐姐也带回去点。

姑奶奶嫁的还不错,姑爷爷比姑奶奶还要孝顺,太爷爷和二爷爷都是这样说的。我家有个亲戚,我喊他四爷爷,平时多有走动。因为爷爷爸爸工作的厂矿通勤车在他家门口有站点,小的时候常常去他家玩,长大了以后才知道四爷爷他是我姑爷爷的弟弟。

姑爷爷家的表舅比爸爸大,邀请爸爸去当兵,奶奶没让去。后来转业了开车,也邀请爸爸去,奶奶也没让去。她想把儿子留在身边,爸爸没有反对,接受了。再后来的无数次回忆里,我感到爸爸是很遗憾的吧!

在五八年闹饥荒时,二爷爷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把老父亲老母亲和两个弟弟的家人都带来了东北,他准备好了生活中要用的一切。

二爷爷是个洒脱随性的人,很喜欢穿青白色裤子,袜子总是白色的,鞋面上没有一点泥。他去过很多的地方,晚年的时候,总是喜欢说他年轻时去过的地方,讲着他遇到的趣事。听着他讲过去的事用旧时的地名,我就会告诉他现在已经改了名字了,他听了总是想了一想,然后说是了。

想来我很愿意四处走走看看,大概是受二爷爷影响,每次他描述大江大河群山巍峨时,我都会在脑海里浮现画面,无限神往。

二爷爷一辈子没有结过婚,年轻的时候不苟言笑,遵循旧式的规矩,食不言寝不语。小的时候吃饭管不住舌头,常常被筷子敲头。那时候我常常在肚子里腹诽,他的样子真的好像电影里面的封建残余代表形象。

可是就是他这样表情严肃的冷淡模样的人,在我们住的地方很多有名望的人,很喜欢来找他聊天。尤其是一个老人,据说年轻时很有作为。他儿子很有出息,在我们当地是数一数二的,两个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用着他们的家乡话,每次都说上很久,偶尔会留下来吃饭。

二爷爷是太爷爷称为最操心的孩子,太奶奶最不放心的孩子。太奶奶去世后,太爷爷九十多岁去了的,太爷爷去世时我还有些印象。太爷爷特别勤俭,打土豆皮都是他来做,因为嫌弃别人打皮打的厚,浪费!也不让我们喝生水,说是以前有过传染病就是喝生水喝的。

二爷爷主张的丧事,太爷爷太奶奶想要落叶归根,二爷爷又把他们的骨灰带回老家安葬了。

在太爷爷过世后,分了家。二爷爷被返聘回去一直都在上班,家里很多他的照片都是胸前有大红花。三爷爷一家去了别的地方生活,爸爸和姑姑都成了家,奶奶回到了故乡。

二爷爷也很高寿,人很精神矍铄,饭量一直很好,在他生日那日中午吃了自己喜欢吃的烧鸡。隔天说自己不舒服,弟弟叫来了救护车,他不去,下午就说把人都喊来吧。人来齐了,看了看,点点头,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三爷爷三奶奶照顾弟弟妹妹长大,直至后来辞世。

他们总是笑眯眯的,很和善。其实三奶奶的脾气很暴躁,像个炮仗,沾火就着,可是她从来没有对我发过火。三奶奶她个子很高,皮肤又白,有一次我真是莫名其妙的想喊她大个子,其实现在想想我是想表达她的美的。那时候大概五六岁吧,我去她家。三奶奶给我擀面条,因为东北冬天天很冷,所以她让我钻进被窝里等着饭好了,再出来吃。

我在被窝里看着她,突然喊了一声“大个子”!她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我又喊了一句,三奶奶说我听到了。吓得我嗖的钻进被子捂住头,可是等着我的确是满满的面条,冒着香气的碗里上面放着一个圆圆的荷包蛋。

那些年弟弟妹妹在那里读书生活,三奶奶没有抱怨过爸爸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一句孩子们让她操心的话。

在三爷爷去世后,三奶奶的弟弟曾经先后来接过三奶奶两次。舅老爷家条件很好,希望她晚年可以享福。毕竟她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奶奶也没说什么,给舅老爷做了很多好吃的,出去逛了逛,后来舅老爷就走了。

由于老一辈人的关系特别和睦,爸爸姑姑待他们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

很多年后,姑姑家的表弟说,我三姥去世了这么多年我才知道,她和我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血缘!

小的时候总是想挖空心思琢磨自己有没有显赫的家世,或者是拿出来炫耀的祖辈资本。上数几代都没有当官的、发财的、更不是书香世家。所以更不可能是帝王将相之后,世家大族的子孙后代了。

为此很是遗憾不甘好久,为何自己的家族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呢,连港澳华侨亲戚也没有!

也曾经因为家里人多,闹哄哄的烦躁,羡慕那些独生子女的清净家庭,资源可以独有。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时候,才感觉到这是这个家族、家庭,父母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自己年龄见长,过日子的不易、普通生活的琐碎。想起他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动乱的年代。遭遇到的艰难与艰辛,饥饿、困苦是没办法感同身受的。

曾经的苦痛、苦恼在这么多年以后,在这个夜里,开花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