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这几句词太绝了,每次读到都感觉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在这物欲横流、冷暖自知的时代,突然出现了这么一则爱情故事,让人读后不禁潸然泪下。
假如你不曾相信爱情,假如你不曾相信信仰,假如你不相信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那么你可以看下他们的故事——张明荣与孔燕。说这话不是说除了他们之外的都不是爱情,但无疑他们是这个时代最为独特耀眼的一对之一,绝对可以让了解过他们故事的人,感受到爱情最初的模样。
爱情是什么?它是责任与奉献,是人品与担当,是不离不弃的陪伴,是相濡以沫的温情,是彼此激励共同走过人生坎坷的岁月。
抱蒙了的爱情起源
两人是在工作的地方认识的,在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两人倒是没有相互都没有表示过相关的意愿以及追求的行为,但经常下班后的相聚,让两人都相互了解了一些,知道对方大概是什么人,对彼此的为人都是认可的。
故事开始的源头是张明荣因为嫌弃这工作工资较低,所以选择离开。工作嘛,来来往往,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讲究人情世故,临走前,张明荣就请了这些工作过的同伴聚餐;当然,也有可能主要是为了心中在意的人,因为张明荣第一眼就相中了孔燕,只是没有表达出来,也是借这次机会吐露一下心声。
本来张明荣也没抱多大的希望,只是希望能够借这次机会,一吐为快,让她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仰慕过你,稀罕你,你曾经让小伙子产生了爱情的萌芽,曾经温暖过别人。
哪曾想到,就在他把她拉到门外对她诉说了这些,孔燕一下就抱住了他,他蒙了,这有点不按套路出牌啊!心里充满了茫然,但就是茫然,喜悦也是居多的。
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月老的红线是来得那么及时,不禁让人感慨:时也!命也!
原来,孔燕出来打工是不满意家里给安排的亲事。已经是新时代了嘛,哪怕是养父母恩重如山,但是硬要让自己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那也是办不到的,所以就跑出来打工了。
而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孔燕觉得张明荣这个人吧,虽然那张脸看上去第一眼看上去就像个坏人,但是实际相处下来,却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善良人,是一个不错的依靠,所以张明荣一说,她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紧紧地把握住了。
就这样,孔燕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以及为何出现在这里,家底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张明荣。
于是,张明荣的离开也就没有了下文,两人心有灵犀般地相处了下去。
但是,没过几天,张明荣又被整蒙了,因为孔燕要他带她走,离开这里,去一个新的地方。
这也是事出有因的,孔燕的养父母要她回去,估计也是商量婚事,那能怎么办?走呗,离得远远的,让养父母放弃这个念头后再说。
然后,两人就离开了家乡,去了天津。
一波三折,噩运接踵而至
就当两人离开,以为一切都重新开始的时候,波折也随之而来了。
养父母报警了。
突然有一天,张明荣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派出所打来的,说是有人告他绑架、拐跑了别人的女儿。这更是给他人给吓傻了,他什么时候做了这种事情呢?
随着解释下去,他也渐渐地明了了,于是让孔燕接了电话,让她跟父母以及警察说清楚,事情解释清楚了,但是要他们马上回去,回到孔燕家里解决这件事。迫于压力,他们回到了孔燕的家里。
两人一同回到了孔燕的养父母家里,但是,一上门张明荣就吃到了孔燕家里人的冷面孔,没有一个人跟他说话,只是对孔燕说领了一个什么玩意回来,然后把孔燕领回去了,东西都没拿,就晾在了那里。
张明荣当时心已经凉了一半了,也还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孔燕家那一个放杂物的房子里坐了下来,等待着他们后续的应对。
这一等,直接等到大半夜,还没有一个人搭理他,好像他不存在似的。当时,正是冬天,坐在那漏风的房子里,浑身都冻僵了,心里就别提多委屈了。
于是,就向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说了自己的这些遭遇,父亲安慰他说:既然这样,她家里人看不上你,那你就回来吧。反正,你还有家,还有父母。
孔明荣从打电话开始就忍不住哭了起来,父亲也是心疼他,就把那些话安慰起他来了,于是他也基本下定了决心。既然得不到祝福,还不如趁早分开,免得双方都痛苦。想好之后,他就在楼下喊了几句,跟孔燕说道:他走了。
哪知,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之后,孔燕对张明荣也上心了,既心疼他,自己也觉得委屈,更坚定了和他在一起的决心。第二天黎明时分,爬上家里的平楼,大概3米多高,就这么跳了下去,想要去和他私奔。
可惜,天不遂人愿。孔燕跳下来后,挣扎着起身,发现起不来,刚开始以为只是摔麻了,过了很久之后,依然无法起身,爬了一段距离后,发现还是不行,也就呆在了那里。
孔燕家里人发现她时,她看起来已经奄奄一息了,家里医院。
另一边,张明荣回到家,第二天就接到了孔燕家里人的电话,把她的情况给他说了,让他来看她。
可是,张明荣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心想,当初人没事时,她家里人死活不同意,现在人出事了,又要人回去,摆明了是想找一个傻子去照顾她,也下定了决心,不让张明荣去看她。
张明荣显然想得不一样,既然她为了我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不去看她怎么都说不过去,也是坚决要去。
于是,张明荣父亲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要是出了这个门,以后就不要回这个家了。
张明荣显然也没想到父亲这般的坚决,可是内心的责任与善良还是让他做出了选择,父亲只是一时想不开,气消了也就想开了,可孔燕那边是等不了的。虽然感到伤心,可依然还是出门而去了。
众叛亲离的凄惨境遇
虽然孔燕的家里人给张明荣打了电话,通知他过来看孔燕;虽然张明荣也因为看到孔燕的现状,成熟了许多,一瞬间懂得了责任两字的意义,而且做得也很出色,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孔燕。
当时,他问了这么一句:你怎么这么傻!万一我要是不来呢?
答:你不来,我也不怪你。
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是说孔燕的家里人就承认了张明荣的地位,只是默认了他两在一起的事实。
也许这里会有很多人埋怨孔燕的家里人,这养父母也太现实了。没出事前,理都不理张明荣;出事之后,第一时间又想到要他来照顾孔燕,而且从此远离两人,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然而,转念想下,在他们的那种观念下,把女儿养这么大,已经安排好了人家,婚都已经定了,结果孔燕不但不听从他们的安排,还找了一个一穷二白的对象,这已经犯了他们的忌讳。其次,父母不管怎么说出发点总是为了子女好的,哪怕是领养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能没有感情吗?不管如何,孔燕的行为总是有点像私奔性质的,所以他们一时想不开,因此远离,也是可以理解一点的。
靠别人,哪怕是父母,也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所以自力更生才是人应该考虑和坚持的。生命之花独立、顽强、有信仰才能开得灿烂,才能结出壮硕的果实。
张明荣原本以为父母只是在气头上说的气话,哪知过去那么久,也是对他不闻不问,真就扫地出门了,张明荣的父母也是想不开,既然人家在完好的时候不承认你两,出事了叫你,又眼巴巴的跑去,那么好了,你自己照顾去吧。张明荣的父母是为了他好,要他离开她,不离开那就各过各的吧!两人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凄凉场景。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一夜之间,好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能怎么办呢?咬牙坚持呗。
两人租了一间很小的屋子,甚至只能放得下上下床,可是孔燕那时的病情需要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下身子,于是张明荣在地下打了地铺,好方便照顾。
因为这种情况,张明荣又不能出去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没有哪家公司可以接受一个隔两个小时就出去一趟的员工,可身上又没剩几个钱了,毕竟两人都出来工作没多久,所以存款什么的,也就不用想了。
于是,张明荣只能找那种散工,来回地奔波,夜间也要照顾孔燕,休息也休息不好,整个人都憔悴了,过了几个月,孔燕的情况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张明荣产生了轻生的想法,看不到希望,整个人陷入了绝望,那时眼神都是涣散的。
终于有一天,他实在支撑不住了,就吃下了足以致死的药物,准备解脱,好脱离这无望的生活,还好发现得及时,抢救了过来。
死过一次的人,自然更懂得生命的宝贵,也更能体会生命的意义。
他也醒悟过来了,如果他死了,孔燕怎么办呢?放下尊严,可怜巴巴地回到家里等死吗?没有懂她的人,没有鼓励她的人,没有陪伴她的人,她活着又有多少意思呢?
在这种情形下,生命与生命之间纯粹的联系,生命单纯的本色,那种陪伴、理解,让两颗心更亲密无间地连接了起来,他们也明白了两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船到桥头自然直,上天也有好生之德,它不会放弃每一个人,尤其是能够自强不息,不会放弃的人。
孔燕的病情也渐渐地好起来了,虽说腿依然没有知觉,可已经不需要两个小时要别人帮她翻身了,也能借助轮椅自理起来,张明荣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挣两人的生活费用,经济条件也略微有所改善。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孔燕也冒着生命危险为张明荣生下了一个儿子,也许这很危险,但爱情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她看得到他,也懂他,所以哪怕因此丢掉了性命,她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是她对他的回应。
所幸,母子平安,再后来又添了一个女儿,儿女双全,家庭的温馨与温暖也让他们越来越有奔头,大有愚公移山的劲头与决心,生活更加的好起来了。
爱情中的信仰与浪漫
在17年那一年,登泰山的人群中,多了两个身形但准确来说又是一人,他们出现在了登山的队伍,这是一副壮丽的风景。
这不仅是属于他俩的信仰,也是属于他俩的浪漫,看起来虽然不是很浪漫,张明荣把孔燕绑在背后,一步一步地攀爬个阶梯的场景,有时可能手脚并用,时常大汗淋淋,与唯美没有一丁点的关系,看起来是如此的不雅,可却是顶级的罗曼蒂克,没有什么比这更浪漫的事情了,两人一起在泰山山顶看风景。
背负一个多斤的人,登上米,多个台阶,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体力,更重要的是毅力,是一口气。好在这些张明荣都有,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出现在拍泰山的人群中。
一步一个脚印,虽然很慢,可是心里却很满足,有一种心灵上的幸福感。就这样,走走停停、手脚并用的情况下,第一次他们用了12个小时,登上了山顶。
这里也不得不感谢热心的群众,没有他们,也许这攀爬会更为艰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始终存在,虽然会出现一些瑕疵、臭虫,可如果没有他们就体会不到美德的高尚,当然如果没有他们,那也不需要高尚,人人都有道义,也就不需要高尚,高尚正是有了对比才会出现。同理,说他们爱情的可贵,也是因为很多不那么入眼的存在,所以他们的品质就显得尤为珍贵。
虽然登山很辛苦,可是登上去之后的满足与幸福,那是无法用言语言喻的,那是苦难中开出的玫瑰,格外的香甜与艳丽,艳压百花。
泰山连续4年的奇特景观,也或多或少地进入了媒体的眼中,在网上也有他们的报道,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网上查询,抖音也有他们的账号。
并不仅仅如此,张明荣还自己看书,改装了一辆电动的三轮车,带着妻儿出去旅游,让孔燕体会到了,双腿并不仅仅是肉体的双腿,它可以有更多……
双方父母慢慢地接受,生活充满了希望
一家四口,都在各自为了生活而努力,生活得也许并不富裕,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坎坷,但是很充实的,很幸福。
孔燕,虽然腿依然是无力的,但已经可以借助拐杖和别人的搀扶双脚着地行走了,她因为康复训练,吃了多少苦,摔了多少跤,那些是不用一一跟外人道,但是懂的人心里都懂。
张明荣,这汉子就不用说了,夸人的话,有多少他都是值得的。因为照顾妻子,他变成了一个生活百科与全能王,做饭、洗衣、木工、电工、装修工……,可以这么说,他足可以成为男人的表率。
小女儿就不多说了,那就是天使降生,温暖了整个家庭,调皮天真的个性,哭闹的小性子,带来了生活中多少的烟火气啊!
至于儿子,一直有这么一句话,叫作“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不知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但是这个”早当家“是顶合适的,从小的乖巧懂事,从两岁起就有了照顾妈妈的意愿,到现在10岁了,懂得更多了,已经可以从意愿变为部分的现实了。惹得张明荣都说了这么”丧气“的一句话:要是等他18岁成年了,我就该退休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影响其终生最重要的一个老师。在这么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对于他的未来可想而知。家庭教育以及最重要的言传身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及未来的影响,相信也不用我来多费唇舌,就不必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了。
张明荣的父亲就是这么照顾他母亲的,18年了,从来没有间断过,照顾着她的生活起居,可想而知,当初张明荣做这决定,受了多大的影响,言传身教在此也可略窥一般了。
当初,父亲强烈反对他俩在一起,估计也是不想让儿子这么辛苦吧!
所幸,他坚持下来了,虽然很辛苦,可那都是值得的,高贵的人品,无垢的灵*比之物质上的丰富不知强了多少,也许不能用云壤之别,因为会有很多人反驳。
孔燕的家人也慢慢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接受了这位女婿,也让彼此都享受更多的天伦之乐,也让他俩的内心变得更充实。
他俩做到了,不是为给别人看,而是做到了把生活过好,生命的璀璨在这里格外的亮眼,幸福的滋味演绎得活色生香。
尾声
张明荣与孔燕经历了甜蜜、挫折、众叛亲离、绝望,最后充满了希望。
爱情中的责任、奉献、人品、担当、陪伴、激励,他们都给出了一份可以称之为标准答案之上的标准。
他们坚持的毅力,坚定的信仰,坚守的诺言,可以用先贤的一首诗来概括。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或许可以再加上一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就在朝朝暮暮。